
Topic
Giorgio Piola的F1技术分析
F1技术分析: 梅赛德斯如何将“S-气道”研发带入新境界
皮奥拉和萨默尔菲尔德解析梅赛德斯和小红牛车队怎样智慧的利用S-duct提升性能。

当梅赛德斯在巴塞罗那测试的时候展示其鲨鱼鼻S-duct概念时,很多人不解他们是如何在现有的规则框架下完成设计的。其他几个使用S-duct的车队近些年因为FIA规则禁令根本无法发挥其最大功效。所以我们研究一下梅赛德斯和小红牛选择的设计是如何实现的。
先来看看以前的法拉利F2008开始的原始S-duct概念。
S-气道原理就是抽取车身底部的空气经过气道导入到鼻翼和底盘连接处的顶部。
这样的目的就是要提升鼻翼下的气动性能,以降低鼻翼的过度倾角引起的柯恩达效应(气流有离开本来的流动方向,改为随著凸出的物体表面流动的倾向)。这增强了经过鼻翼/底盘的气流, 而不是简单的分解。 但2009年的规则改变让可以使用这个旧版的S-气道方案的漏洞得以填补。
接下来,梅赛德斯2012年使用了前翼双DRS系统,FIA明确表示鼻翼上的切口仅用来给车手降温使用。而且这个不能超过前轮中心线向车头方向15毫米的位置。
正是这个数据可以允许索伯、红牛、迈凯轮和印度力量也开始使用S-duct。
进气口被固定在前轮中线向前15毫米的位置(如上图),内部通风道向上提升到顶部,形态像个“S"字母。
第一次测试时可以看到梅塞和小红牛的进气口比这个预定位置更靠前,这有利于空气动力性能提升。
尽管这可能不在规则框架允许的范围内,车队都按照印度力量的鼻孔设计,聪明的用一个勺子形状的边缘来保证这只算做一个整体切口部分。
梅赛德斯和小红牛车队也创造了隐形进风口,这可以让气流能够更直接的从底盘上面流出。为了符合要求,这些进气口不是完全开放,请看以下视频。
性能方面我们不是说能有零点几秒的提升,但是确实比以前有效果,F1就是这样的精益求精。很快其他车队就会发现这个设计的优势并开始效仿。
shares
comments
Load comments
About this article
Series | Formula 1 |
Event | 巴塞罗那三月测试 |
Location | 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赛道 |
车队 | 梅赛德斯车队 , 红牛二队 |
F1技术分析: 梅赛德斯如何将“S-气道”研发带入新境界
shares
comments
2020年11月21日
《大奖赛大纪事》:2020 F1土耳其大奖赛最佳照片
2020年11月21日
2023年F1工资帽新规详解
2020年11月11日
《大奖赛大纪事》:土耳其大奖赛最佳时刻
2020年11月11日
《大奖赛大纪事》:2020 F1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奖赛最佳照片
Slide show
载入语音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