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F1赛历出炉:中国榜上有名,法奥英“三连赛”
2018赛季F1赛历公布,中国大奖赛赫然在列,而回归的法国大奖赛将与奥地利和英国形成“三连赛”,同时霍根海姆将举办德国大奖赛。

中国大奖赛的举办合约原本已经在今年的比赛结束后到期,但Motorsport中文网理解上海方面与切斯•凯利领衔的F1新高层,对未来发展战略一致,因此双方希望继续合作。根据这份官方公布的赛历,2018赛季将于3月25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揭幕,二周之后移师上海,紧接着前往巴林。
不同的是阿塞拜疆将取代俄罗斯进行赛季的第四场比赛。随后车队将回到欧洲,而西班牙、摩纳哥和加拿大的顺序及间隔也与当前一直,没有连续作战。
明年6月将迎来法国大奖赛的回归,但并非2008年最后一次办赛的马尼库尔,而是更多用来测试的保罗-里卡德。与此同时,德国大奖赛将回归,在霍根海姆进行。随着合约同样将到期的新加坡出现在赛历上,意味着新赛季将达到21场大奖赛。
为了让赛季不超过已有的八个月长度,法国、奥地利和英国大奖赛将连续在三个周末里进行。F1曾经尝试过摩纳哥、新泽西和蒙特利尔的连赛计划,但被车队认为后勤方面难以做到,也最终因为新泽西大奖赛没能如期上演,没有正式实践。相比从欧洲前往北美,从保罗-里卡多到红牛环再到银石,物资运输方面相对容易。
从霍根海姆开始,将有连续五次“背靠背”,直到前往巴西。其中包括,索契的比赛日期改到9月最后一个周末,与日本连轴转。收官战依然会在阿布扎比举行,时间定于11月25日。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马来西亚方面明确表示今年将最后一次办赛,雪邦的确没有出现在赛历上。
团结已有赛事推广者
这是近年来F1最早一次公布下一年度的赛历,也是自由传媒从伯尼•埃克莱斯顿手里接管F1后,第一次制订并发布赛历。同往年9月才会出炉临时赛历相比,今年提前了三个月。F1新主席兼CEO切斯•凯利表示,新管理者希望通过尽早确定赛历,能够帮助赛事主办者有充分的准备时间。
“我们希望早一点确定下赛季的赛程,那样我们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有更多时间来准备,而且我们做到了,也要感谢FIA的紧密协作,”凯利说。
“我们很骄傲地确定,德国和法国大奖赛将在2018年举行。法国是1950年举办第一届世界锦标赛的七个国家之一。如今时隔十年,它将回归,在保罗-里卡德赛道进行。最后一次在那里举办F1比赛,还是1990年。”
自由传媒接手F1后就明确表态,希望将赛历扩张至25站,同时声称很多新国家表达了申办请求。尽管如此,凯利在2018赛季公布时解释说,首先希望留下已经有的赛事推广者。
“与当前赛季相比,(2018赛季)多一场比赛。我们收到大量请求,希望举办F1大奖赛,但是我们希望现在的赛事推广方感觉到我们致力于确保每场比赛都是特殊的,所以车迷、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都可以享受独有的、难忘的体验。如果我们能成功做到这一点,那么整个F1家庭都能从中获益。”
今天,FIA世界汽车运动理事会(WMSC)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会议。对于F1新赛季赛程的确定,FIA主席让•托德也表示满意。他评价道:“与我们在F1和所有FIA旗下主要赛事的合作伙伴一起,近几个月我们一直在争取让所有赛事的赛程可以达成平衡,能够尽早定下2018年F1比赛时间表就是这项议程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六凯利收到ACO邀请,为今年的第85届勒芒24小时挥旗开赛。
Date |
Event |
25 March |
|
8 April |
|
15 April |
|
29 April |
|
13 May |
|
27 May |
|
10 June |
|
24 June |
|
1 July |
|
8 July |
|
22 July |
|
29 July |
|
26 August |
|
2 September |
|
16 September |
|
30 September |
|
7 October |
|
21 October |
|
28 October |
|
11 November |
|
25 November |
|
Subscribe and access Motorsport.com with your ad-blocker.
From Formula 1 to MotoGP we report straight from the paddock because we love our sport, just like you. In order to keep delivering our expert journalism, our website uses advertising. Still, we want to give you the opportunity to enjoy an ad-free and tracker-free website and to continue using your adblo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