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大奖赛:维斯塔潘意外胜出,梅赛德斯双车退赛
马克斯·维斯塔潘在奥地利大奖赛中扬眉吐气,夺取2018赛季个人首场胜利的同时,帮助红牛首次主场称雄,而梅赛德斯则遭遇双车引擎故障退赛的大灾难。

虽然梅赛德斯包揽了第一排,但是杆位起步的瓦尔特利·博塔斯在同胞基米·莱科宁的强势推进下,在一号弯被挤到外线。刘易斯·汉密尔顿趁机抢险进入一号弯。紧接着,Ultrasoft轮胎的额外抓地力让莱科宁试图在坡顶的三号弯试图攻击梅赛德斯对手,但是无法正常进弯,当他绕道回到赛道时,位置被马克斯·维斯塔潘抢去。博塔斯在第一圈结束时,超越了维斯塔潘和莱科宁,至少回到了前二的位置。
眼看比赛进入汉密尔顿的掌控中,博塔斯在第14圈突然卡在了第二挡位,只能走上了逃生路。车队告诉他赛车液压泄漏。当芬兰人在赛道边大失所望之时,赛会发出虚拟安全车的信号。梅赛德斯指挥墙措手不及,没有把汉密尔顿召回,哪怕英国人当时距离维修区正好有半圈的距离,而红牛和法拉利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
不久之后,梅赛德斯工程师告知汉密尔顿需要再增加8秒的领先,才能在进站后继续领先。但是,英国人表示他的Supersoft轮胎已经竭尽极限。第25圈,随着汉密尔顿进站,维斯塔潘接过领跑位置。此后,荷兰人表现完美,控制着自己的节奏。虽然最后阶段莱科宁不断缩近距离,但为时已晚。
2014年,在红牛老板迪尔特里希·马特希茨的全力支持下,奥地利重新举办了F1大奖赛。但是过去四年,比赛的胜利被梅赛德斯车手包揽。维斯塔潘在满场荷兰车迷的助威中,获得了个人职业生涯第四个分站冠军,而红牛第一次在名副其实的主场——红牛环赛道——首次夺取胜利。
对红牛来说,美中不足的是丹尼尔·里卡多的赛车遭遇变速箱故障,在第52圈时退赛。澳大利亚人在第20圈时超过莱科宁,原本有机会帮助红牛包揽前二。但是,相比队友,他的后轮胎磨损得更加严重,被芬兰人比赛过半时成功反超。眼见Soft轮胎无法坚持,红牛把里卡多召回后换上旧的Supersoft轮胎,而这让汉密尔顿前进了一个排名。只是最终,俩人同病相怜,先后加入了退赛的名单。
事实上,如果汉密尔顿没有退赛,恐怕也很难进入前三。在车队临场指挥失误之后,虽然还是换上了Soft轮胎,但表现不佳,让英国人被塞巴斯蒂安·维特尔超过。德国人因为在排位赛Q2阻挡了卡洛斯·塞恩斯,被罚退后三位到第六位起步。由于争冠对手一分不得,维特尔在获得第三名的15分后,重新反超汉密尔顿一分,登上积分榜头名。
两辆梅赛德斯和一辆红牛赛车退赛,让在奥地利领跑中游集团的哈斯车队成为最大的幸运儿。前七场比赛陷入不得分怪圈的罗曼·格罗斯让第四名完赛,长舒了一口气。他的队友凯文·马格努森获得第四,为美国车队狂揽22分,并在制造商年度积分榜上跃居第五。

Lewis Hamilton, Mercedes AMG F1 W09, leads Valtteri Bottas, Mercedes AMG F1 W09
Photo by: Zak Mauger / LAT Images
排位赛Q1就遭淘汰的印度力量车手塞尔吉奥·佩雷兹是少数没有在虚拟安全车状态下进站的车手,但墨西哥人在第29圈完成换胎后,顺利进入了积分区。进入最后十圈后,佩雷兹紧跟第11位起步的队友埃斯特班·奥康,但车速状态更加理想。法国人遵照车队指示,把位置交给队友去争取冲击马格努森。墨西哥人使出浑身解数后仍不足以赶上优势明显的哈斯赛车,因此又把名次还给了法国人。不过,印度力量还是拿到第六、七名。
因为更换鼻翼和MGU-K而从维修区起步的费尔南多·阿隆索,在开场后一直处于第14位。西班牙人一度在无线电中想车队就自己的排名表示强烈愤慨,但在虚拟安全车状态下换胎后,他逐渐往前赶。最后时刻,二届世界冠军连续超越索伯的查尔斯·莱克勒克和红牛二队的皮埃尔·加斯利,以第八名完赛。这是他自西班牙大奖赛后,第一次在积分区完赛。
最后阶段里,两辆索伯赛车在速度上占有,先后超过加斯利。用Soft轮胎起步的马库斯·埃里克森,在换上Supersoft轮胎后速度更快。索伯让他超过队友后去追击阿隆索,但是并没有成功。最后一圈前,瑞典人把第九名还给了莱克勒克,不过他也八场比赛以来首次拿分。
第五排起步的雷诺在中游集团的竞争中损失惨重。尼科·霍肯伯格的赛车,在跑了12圈后引擎冒出浓浓白烟,成为第一个退赛的车手。与此同时,卡洛斯·塞恩斯遭遇了严重的轮胎问题,比赛过半后因为轮胎消耗过大而排名直线下滑,最后跑在加斯利之后完赛。
布兰登·哈特利成为全场最后一位退赛的车手。第55圈时,新西兰人的红牛二队赛车尾部突然出现问题,在最后一弯冲出赛道。虽然他努力地回到赛道上,但还是无法坚持,最终在二号弯停车。
威廉姆斯在所有完赛赛车中排名垫底,兰斯·斯特罗尔位居谢尔盖·希洛钦身前。
Cla | Driver | Chassis | Engine | Gap |
---|---|---|---|---|
1 | ![]() | Red Bull | TAG | |
2 | ![]() | Ferrari | Ferrari | 1.504 |
3 | ![]() | Ferrari | Ferrari | 3.181 |
4 | ![]() | Haas | Ferrari | 1 lap |
5 | ![]() | Haas | Ferrari | 1 lap |
6 | ![]() | Force India | Mercedes | 1 lap |
7 | ![]() | Force India | Mercedes | 1 lap |
8 | ![]() | McLaren | Renault | 1 lap |
9 | ![]() | Sauber | Ferrari | 1 lap |
10 | ![]() | Sauber | Ferrari | 1 lap |
11 | ![]() | Toro Rosso | Honda | 1 lap |
12 | ![]() | Renault | Renault | 1 lap |
13 | ![]() | Williams | Mercedes | 2 laps |
14 | ![]() | Williams | Mercedes | 2 laps |
15 | ![]() | McLaren | Renault | 6 laps |
16 | ![]() | Mercedes | Mercedes | 9 laps |
17 | ![]() | Toro Rosso | Honda | 17 laps |
18 | ![]() | Red Bull | TAG | 18 laps |
19 | ![]() | Mercedes | Mercedes | 58 laps |
20 | ![]() | Renault | Renault | 60 laps |
About this article
Series | Formula 1 |
Event | 奥地利大奖赛 |
车手 | 马克斯 维斯塔潘 |
车队 | 红牛车队 |
Author | Frankie M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