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大奖赛排位赛:汉密尔顿夺得杆位,法拉利再次头排发车
澳大利亚大奖赛排位赛中,梅赛德斯车手刘易斯·汉密尔顿凭借1:22.188的成绩夺得新赛季的首个杆位,法拉利车手塞巴斯蒂安·维特尔以0.2秒之差赢得第二位,再次获得头排发车的机会。













2017赛季的首场排位赛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公园赛道正式打响。周六上午,索伯车手帕斯卡·威尔雷恩以身体不适为由宣布缺席首场揭幕战,索伯车队派出了第三车手——意大利小将安东尼奥·吉奥维纳兹代替出战。
Q1:迈凯伦再出故障,吉奥维纳兹遗憾淘汰
Q1前5分钟,梅赛德斯两位车手率先换上极软胎出场,瓦尔特利·博塔斯凭借1:24.514的成绩暂列第一,刘易斯·汉密尔顿以0.02秒之差位列第二。两位法拉利车手则选择使用超软胎,分列第三和第七位。此时,威廉姆斯车队仍然在对兰斯·斯特罗尔在第三节自由练习结束时撞损的赛车进行抢修,而迈凯伦车队也在无线电中紧急通知斯托弗·范多恩赛车出现油压问题,需要紧急回到维修区中进行检修。
最后5分钟,位于淘汰区的车手是印度力量车手埃斯特班·奥康、哈斯车手凯文·马格努森、斯特罗尔、范多恩、以及雷诺车手乔林·帕尔默。
Q1停表时刻,奥康凭借1:26.408的成绩上升到第14位,将另一位索伯车手马库斯·埃里克森挤入淘汰区。范多恩虽然也刷新了自己的最快成绩,但是仍然位列第18位,无缘Q2。他的队友费尔南多·阿隆索以领先1秒的优势排名第12位,安全过关。索伯新人吉奥维纳兹由于在最后倒数第二弯时出现失误,最终以0.2秒之差遗憾无缘Q2。同样淘汰的还有马格努森、斯特罗尔和帕尔默。
Q2:中游车队竞争激烈,哈斯、威廉姆斯携手晋级
Q2开始后,博塔斯换上全新的极软胎率先做出1:23.215上升到第一位,再次刷新了本周的最快成绩,汉密尔顿以0.036秒之差位居第二,两位车手都轻松地打破了去年的杆位成绩。两位法拉利车手也换上了极软胎,基米·莱科宁落后汉密尔顿0.161秒排名第三位,塞巴斯蒂安·维特尔暂列第四。两支车队领先第五、第六的红牛赛车0.5秒之多。
相较而言,中游车队的竞争更为激烈。位于第10位的塞尔吉奥·佩雷兹、第11位的尼科·霍肯伯格和第12位的罗曼·格罗斯让三位车手的差距仅有0.1秒。最后五分钟,位于淘汰区的还有奥康、阿隆索和埃里克森。
停表冲线时刻,哈斯车手格罗斯让凭借1:24.718的成绩一跃升至第8位,将佩雷兹挤入淘汰区。两位小红牛车手发挥稳定,分别排名第9 和第10位,涉险过关。而佩雷兹和霍肯伯格尽管都刷新了自己的最快成绩,但仍然不足以挤进Q3,遗憾淘汰。同样淘汰的还有阿隆索、奥康和埃里克森。
Q3:里卡多撞车,法拉利逼近梅赛德斯
Q3刚开始,莱科宁就向车队报告赛道上飘起了雨滴,各支车队纷纷出场抓紧时间做出有效圈。汉密尔顿率先做出1:22.496的成绩暂居第一位,维特尔以0.3秒之差位居第二位。
最后8分钟,主场作战的车手丹尼尔·里卡多在驶出第14号弯时速度过快,车尾失控冲入缓冲区,避让不及直接撞上轮胎墙,这起事故直接葬送了澳大利亚人的排位赛。赛会出动红旗中止比赛。此时仅有前四位车手做出了有效计时圈。
5分钟后比赛恢复,距离Q3停表仅有7分钟时间,车手们仅有1圈机会做出成绩。博塔斯率先做出1:22.481的成绩上升到第一位,随后汉密尔顿再次以近0.3秒的优势超越队友,夺回头名位置。莱科宁没有能再刷新自己的最好成绩,最终以1:23.033的成绩排名第四位。最后冲线的维特尔做出1:22.456的成绩,以超越博塔斯0.02秒的成绩为法拉利车队获得一个前排发车的机会。
红牛车手马克斯·维斯塔潘的表现则稍显低迷,荷兰小将仅列第五位。第六至九位则是格罗斯让、马萨、科维亚特和里卡多。
Cla | # | 车手 | Chassis | 发动机 | 时间 | Gap | km/h |
---|---|---|---|---|---|---|---|
1 | 44 | ![]() | Mercedes | Mercedes | 1'22.188 | 232.282 | |
2 | 5 | ![]() | Ferrari | Ferrari | 1'22.456 | 0.268 | 231.527 |
3 | 77 | ![]() | Mercedes | Mercedes | 1'22.481 | 0.293 | 231.456 |
4 | 7 | ![]() | Ferrari | Ferrari | 1'23.033 | 0.845 | 229.918 |
5 | 33 | ![]() | Red Bull | TAG | 1'23.485 | 1.297 | 228.673 |
6 | 8 | ![]() | Haas | Ferrari | 1'24.074 | 1.886 | 227.071 |
7 | 19 | ![]() | Williams | Mercedes | 1'24.443 | 2.255 | 226.079 |
8 | 55 | ![]() | Toro Rosso | Renault | 1'24.487 | 2.299 | 225.961 |
9 | 26 | ![]() | Toro Rosso | Renault | 1'24.512 | 2.324 | 225.894 |
10 | 3 | ![]() | Red Bull | TAG | |||
11 | 11 | ![]() | Force India | Mercedes | 1'25.081 | 2.893 | 224.383 |
12 | 27 | ![]() | Renault | Renault | 1'25.091 | 2.903 | 224.357 |
13 | 14 | ![]() | McLaren | Honda | 1'25.425 | 3.237 | 223.480 |
14 | 31 | ![]() | Force India | Mercedes | 1'25.568 | 3.380 | 223.106 |
15 | 9 | ![]() | Sauber | Ferrari | 1'26.465 | 4.277 | 220.792 |
16 | 36 | ![]() | Sauber | Ferrari | 1'26.419 | 4.231 | 220.909 |
17 | 20 | ![]() | Haas | Ferrari | 1'26.847 | 4.659 | 219.821 |
18 | 2 | ![]() | McLaren | Honda | 1'26.858 | 4.670 | 219.793 |
19 | 30 | ![]() | Renault | Renault | 1'28.244 | 6.056 | 216.341 |
20 | 18 | ![]() | Williams | Mercedes | 1'27.143 | 4.955 | 219.074 |
About this article
Series | Formula 1 |
Event | 澳大利亚大奖赛 |
Location | Melbourne Grand Prix Circuit |
Author | Luiny Kong |